要學會的是:回應召叫,就是尋找自己這生命的獨特意義,這叫做使命。
我們相信生命有超越的意義(信德),願意為此而奮鬥(望德),更相信自己為人類是有價值的(愛德),這一切銘刻在生命中的「本能」,提供基礎,當我們感到真善美的召叫時,會去回應,而在這回應的過程中,人可以意識到為自己來說,我這個人,活著有什麼意義,這就是「使命」。
如果用英文mission,這詞翻譯為中文,可以是使命,也可以是任務,亦可以是工作和出差,為我來說,這詞的多樣性,正好代表「使命」就如同聖神那樣,沒有固定的型態,在每一個人身上,都有其獨特性,其核心只有一個:「安心立命」。伯多祿曾經這樣說:「主! 惟你有永生的話,我們去投奔誰呢?」(若6: 68)保祿也曾經說過:「我若傳福音,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,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;我若不傳福音,我就有禍了。」(格前: 16)
這兩段經文,今天看來,有點負面,好似傳福音信耶穌是被迫,其實它是指出自己決的投身:這使命就是我的生命,難道我還可以找另一個嗎?如果要找另一個正面一點的例子,曾經讀過一個故事,一個經脈斷裂的劍客,苦練劍氣,始終不能貫通氣脈,在無數次失敗後,他終於領悟的是:我要練劍,不是為別的,只是因為我喜歡;既然喜歡,就無論成敗,還是要繼續。我自己很喜歡那一章的標題:「人生如謎,許多癡」,人生許多不明白,你也許不明白天主為你安排了什麼,但你執著、堅持那一樣東西,就是使命之所在。
人可能會誤解了使命,有些人把生活上的責任視為使命,有些人把自我執著當作使命,要記住,人的三個先性德行(信望愛),使命應該與三者連結的。
有一種說法:「音樂使人自由」,同樣地,使命使人自由。在你生命裡,如果有一樣東西,你有衝勁完全投入,同時它能夠讓你的感到生命不再恐懼、擔心,參與其中,是飛翔天際的感覺,好有可能,那就是你的使命。
留言